纵观汉末三国时期,被人们熟知的历史人物大概有五百左右,这五百人当中,绝大多数人的名字都是单字,不管是文臣武将,还是诸侯帝王,加上姓基本上就没有三个字的,有也只有那么一两个,或鹤立鸡群,或隐居山谷。由此,正是因为名字加上姓氏都是两个字,促使重名的情况难以避免。其中,就马忠这一姓名,马这个姓氏,无疑是汉末三国时期的常见姓氏,比如马腾、马超、马岱等,而忠也是比较常见的名字,比如黄忠等。
在此基础上,在汉末三国时期,就有两个得到史料记载的历史人物,都名为马忠。其中,就东吴一方的马忠,因为斩杀关羽而妇孺皆知,并被刘备所痛恨。至于一位马忠,无疑就鲜为人知。不过,就另一个马忠来说,却让刘备感到欢喜。
马忠(东吴)
一方面,就东吴这位名为马忠的武将,因为斩杀关羽而被众人所熟知。
《三国志》中记载权征关羽,璋与朱然断羽走道,到临沮,住夹石。璋部下司马忠禽羽,并羽子平、都督赵累等。权即分宜都(至)、秭归二县为固陵郡,拜璋为太守、振威将军,封溧阳侯。
公元219年,关羽发动了襄樊之战。在关羽大军北伐曹魏的时候,孙权趁机派遣吕蒙偷袭荆州。面对曹操和孙权的前后夹击,关羽退守麦城,孙权于是派遣潘璋与朱然截断守将关羽后路,潘璋率军到达临沮后,住在夹石间,遇上关羽军队。公元219年十二月,潘璋部下司马马忠擒获关羽、关平及都督赵累等。到了公元220年,关羽、关平在临沮地区被就地斩杀。
由此,对于马忠来说,因为擒获和斩杀关羽、关平等人,可谓立下了大功。,因为马忠是潘璋的手下,其功劳很大程度也被算到了潘璋头上。所以,在公元220年,孙权便分宜都、秭归二县为固陵郡,拜潘璋为太守、振威将军,封溧阳侯。
值得注意的是,在《三国志》等正史中,关于马忠这位东吴将领,只有斩杀关羽的相关记载。自此之后,马忠的相关记载不详。不过,对于罗贯中,则在《三国演义》中为马忠增加了一些戏份。按照《三国演义》的记载,刘备伐吴时,马忠随潘璋等往拒,突袭射伤蜀将黄忠,导致黄忠阵亡。不久,潘璋为关兴所杀,马忠领兵围击,击退张苞援军。
在此之后,糜芳、傅士仁二将发现军士不满,欲兵变,于是趁马忠熟睡之时刺杀了马忠,将首级献于刘备。对此,在笔者看来,正是在《三国演义》中,罗贯中为马忠增加了射杀黄忠等戏份,促使马忠这位武将的知名度明显提升,乃至于喜欢汉末三国历史的朋友,都很难对这个名字有些印象。,这是《三国演义》等文学作品的内容,正史中的黄忠,是在公元220年病逝的,也即在正史中,东吴将领马忠只有斩杀关羽这一个战绩。
马忠(蜀汉)
另一方面,东吴的马忠因为斩杀关羽,所以让刘备痛恨不已。而就蜀汉的马忠,则令刘备感到欢喜。马忠(?-249年),本名狐笃,字德信。巴西阆中(今四川阆中)人。三国时期蜀汉将领。
《三国志·卷三十三·蜀书十三·黄李吕马王张传第十三》中记载先主东征,败绩猇亭,巴西太守阎芝发诸县兵五千人以补遗阙,遣忠送往。先主已还永安,见忠与语,谓尚书令刘巴曰“虽亡黄权,复得狐笃,此为世不乏贤也。”
章武二年(222年),在夷陵之战中,刘备败给了陆逊,不仅没能替关羽报仇和夺回荆州,反而让蜀汉损失了数万大军。在此背景下,为了防备东吴接下来的进攻,巴西郡太守阎芝征发各县士兵来补充军队的损失,派遣马忠统领士兵前往送达。
在永安白帝城时,刘备见到马忠并与他交谈一番后,感到欢喜不已,忍不住对尚书令刘巴说道“我虽然失去了黄权(当时黄权被迫投降了曹魏),但又得到了狐笃(马忠),这是世上不缺乏贤才啊!”由此,对于蜀汉的武将马忠,仅仅通过一番交流就获得了刘备的高度评价,可见其虽然低调,却是颇有才能的。
公元223年,刘备去世,后主刘禅即位。彼时,蜀汉丞相诸葛亮开府治事,任马忠为门下督。也即对于马忠这样的贤才,诸葛亮同样非常重视,将其调入到丞相府中培养和任用。建兴三年(225年),马忠出任牂牁郡太守,讨平牂牁叛乱。之后,马忠任庲降都督,继续平定南中地区的叛乱。在三国时期,蜀汉设立了汉中都督、永安都督、江州都督、庲降都督这个都督区。其中,庲降都督不仅需要镇守南中地区,平定叛乱,还负有为蜀汉输送物资的重任。
基于此,历任庲降都督虽然低调,却对蜀汉的发展起到重要的影响,也即如果南中不稳的话,蜀汉自然就是后院不稳了,北伐中原更加难以持续下去了。,正是因为马忠等庲降都督尽职尽责,才让诸葛亮、姜维在北伐曹魏时没有后顾之忧。马忠在蜀汉官至镇南大将军、平尚书事,历封博阳亭侯、彭乡侯。延熙十二年(249年),马忠在庲降都督的任上去世,其子马修继承爵位。对此,《三国志》的作者陈寿表示“是时,邓芝在东,马忠在南,平在北境,咸著名迹。”也即陈寿将马忠和汉中都督王平相提并论,给予其非常高的评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