辽朝与金朝是中国历史上两个少数民族建立的强大政权,分别由契丹族和女真族统治。辽朝(907年-1125年)与金朝(1115年-1234年)与中原王朝,尤其是宋朝,曾有过长期的对立和纷争。令人意外的是,这两个曾在中国北方称霸的王朝在中国历史上始终未被列入正史。这一现象不仅引发了后人对历史书写正统观的讨论,也揭示了历史书写中的复杂与文化博弈。
我们需要明确何为“正史”。在中国古代,正史一般指由官方主持编撰、记录历代帝王及其治世的大型历史著作。自《史记》始,历代王朝均设有专门史官,记录政事、典章、风俗等,并在王朝终结后汇编成册,作为一朝的权威历史资料。著名的“二十四史”即是中国历史上影响力最大、权威性最高的正史典籍。这个被奉为历史正统的体系,却没有容纳辽、金两朝,这背后究竟有何深层原因?
辽金不列正史的首要原因在于中原王朝的排斥。作为宋朝的强大对手,辽金的存在对宋王朝来说始终是一种威胁与挑战。辽朝的建立,直接影响了五代十国的局势,而金朝的崛起更是导致了北宋的灭亡。,出于利益和维护自身正统性的考虑,宋朝及其后继者往往倾向于贬低、忽视这些北方政权的历史地位,甚至在史书中刻意弱化他们的成就与影响。北方政权的胜利,不仅是军事上的,也是文化和上的成功,而对于中原统治者而言,承认这一点无疑是对自身权威的削弱。,他们在历史编撰中表现出强烈的排斥情绪,辽金最终被排除在正史之外。
辽金政权的文化背景与中原王朝截然不同,这也使其不易被纳入正史编纂的体系之中。辽朝的统治者契丹族以及金朝的统治者女真族,虽在统治过程中逐步汉化,但其政权建立之初,仍然保留了大量本民族的制度、习俗和文化。这些文化因素与中原儒家思想体系的差异,使得以儒学为基础的史学家们对辽金政权产生了排斥和鄙夷。辽朝的“双重制度”政策,即汉人和契丹人实行不同的法律体系,以及金朝在初期对于汉文化的有限接纳,使得这些政权始终被视为“异族”的统治,而非“正统”的中原王朝。
在儒家思想的历史观下,正统与非正统的划分不仅取决于政权的军事强弱,更取决于其是否符合儒家价值观。对于中原王朝的史学家而言,辽金的制度、文化和习俗与儒家经典背道而驰,甚至有时被视为“野蛮”。这种文化上的排斥,使得史官们在编撰正史时,将辽金政权的历史边缘化,认为其不值得列入正史的体系。
从文化与层面分析辽金不列正史的原因,虽然解释了部分问题,但实际上还有更深层次的历史原因。明清时期,编撰正史的主导者们更加强化了这种“中心化”的史观。在明代修订《宋史》时,明朝统治者的儒学正统观进一步固化,他们更加重视儒家道统与中国文化的延续性。在这样的历史框架下,北方政权,包括辽、金,甚至元朝,都是被认为不完全符合中原文化主流的“异类”。,辽金被排斥在正史之外,反映了汉文化中心主义的一种巩固。
辽金虽未被纳入正史,但后人对其历史的关注从未减少。特别是清朝建立后,作为少数民族政权的满族统治者反而对辽金有了新的认知与重视。清朝统治者在修撰《辽史》、《金史》时,对辽金历史给予了更多正面的评价,并以此为依据,强调少数民族政权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地位。事实上,《辽史》和《金史》虽不属于“二十四史”之一,但它们在清代被重新编纂,并在史学界取得了一定的权威性。这表明,随着历史的推进,对辽金历史的态度也在逐渐发生变化。
辽金政权尽管未被列入正史,却在整个中华文化中留下了深远的影响。例如,辽朝开创的“契丹文字”和金朝推行的“女真文字”,在当时的北方地区都发挥了重要的文化作用。辽金时期的军事制度、体制与文化发展也对后来的元、清两朝产生了直接或间接的影响。,尽管辽金被正史排斥,但从更广阔的历史视角看,它们的存在不容忽视。
来看,辽金不列正史,既是中原政权的排斥,也是儒家文化体系下的文化排斥。两者共同作用,使得辽金政权在历史编撰中被边缘化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对辽金历史的研究和认知逐步深化,后人开始重新审视这些曾经主宰一方的强大政权,并认识到它们在中华文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。辽金的历史,虽然被“正史”排斥,但它们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,仍然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篇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