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中午12点半,冯小刚在微博上发了“潘金莲致王健林先生的一封信”,还提前做了预告。详情请戳潘金莲致王健林先生的一封信。
随后,王思聪回复,冯小刚再回复。
怼上了。
冯小刚急了,因为他的新片《我不是潘金莲》,昨天晚上上映了。
目前,该片在全国其他院线排片平均值为40%以上,在万达集团的排片率仅为10.9%。
而整个中国电影票房,万达院线的市场份额达到15%,也就是说,万达是大爷啊,他不赏脸了,制片方的日子不好过啊。如果票房不好,受损最大的还是冯小刚。
之前有业内人士的爆料,万达对旗下影院《我不是潘金莲》的排片指导要求是10%左右。现在坐实了。
吃瓜群众看到这里,想知道为什么万达不待见这部电影?冯小刚的信说了,
“有一小公司名曰华谊,为挽救覆灭之命运,从贵集团挖走一小墙角——不不不,王主席,恕小女子用词不当,小墙角都算不上,就是一块儿小墙皮。”
和万达有恩怨的是华谊兄弟。《我不是潘金莲》是冯小刚的作品,华谊兄弟也是出品方之一。
王思聪说的更清楚,你们挖了我有敬业协议在身的高管。,万达排片少的原因,主要还是你的电影不好看。
电影好不好另当别论。冯小刚信里的小墙皮,和王思聪说的高管是一个人吗?他是谁?能凭一己之力,让万达华谊势不两立?
以前,万达和华谊关系不错,双方曾共同开发了电影《寻龙诀》,也共同出品发行了电影《魔兽》。
早在今年暑期档,华谊兄弟出品的动画电影《摇滚藏獒》就在万达院线遇冷。当时网传的一份《摇滚藏獒》首映日预排片数据显示,2015年票房份额排名第一的万达对《摇滚藏獒》的排片出现倒挂,预排场次仅有7场,份额占0.3%,排名倒第一。
当时大家猜测,难道是因为此前王健林的爱将叶宁跳槽华谊兄弟任高管,而激怒老东家?
叶宁是什么人?
叶宁,2002年加入万达集团,2008年出任万达院线总经理。2013年任万达文化集团副总裁,五洲电影发行有限公司董事长、美国AMC院线董事,分管万达影视、五洲电影发行、华夏时报、大众电影等公司。
他在职期间万达的院线公司上市,电影总票房连续两年位列第一,代表作有《警察故事2013》、《煎饼侠》、《夏洛特烦恼》、《寻龙诀》等。
因为表现突出,不轻易在年会上表扬具体业务部门或个人的王健林,他在2015年万达工作报告年会点名表扬叶宁“集团要对院线、影视、发行三家公司以及分管副总裁叶宁的出色工作提出表扬。”
2016年2月17日,万达院线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会于2016年2月15日收到公司董事叶宁递交的书面辞职报告。2016年2月29日,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发布公告,公司决定任命叶宁先生担任公司副总经理之职,并提名其为公司董事候选人。
转眼跳槽了啊!
按冯小刚的说法,叶宁跳槽,是尊重市场规律,也是一种敬业。王中磊也站出来说,万达也挖了不少华谊的人。
所以,公司之间的人员流动不应该影响潘金莲的排片,但王思聪认为,作为一个导演,应该用拿得出手的作品说话。万达排片少,是因为电影不好。
这部电影是冯小刚的任性之作,也是实验作品,创造的圆形画框让人印象深刻,有人赞赏这是创新性的手法,也有人担忧它对观影视觉带来的挑战。
据娱乐资本论报道,出于分担影片商业风险的考虑,影片关机后,华谊引入了耀莱,耀莱在看过粗剪之后,愿意5亿保底,条件之一是获得20%的投资权,华谊将自己70%的投资中让出20%,加上此前北京文化的30%,最终各方的投资比例为5:3:2。
以前电影导演基本不管发行和票房,从徐峥开始,导演开始有了“产品经理”思维。徐峥觉得,“做产品经理型导演,并没有什么丢人的”。在《港囧》整个电影项目的运作中,徐峥的形象也颇像一名精于计算的营销经理。发布会上,他模仿乔布斯,将定档发布会做成“苹果发布会”,除了罗列一系列数据,还有PPT解读,穿插着各种各样的视频宣传片;接下来的公开活动中,他和内衣模特合影,让包贝尔大声朗读网友负面评价;在《港囧》官方微博上,他的头像和表情被PS成各种图片上,作为电影宣传的病毒营销传播媒介。
《我不是潘金莲》是一部诞生之日起就自带话题的电影,因农村上访题材备受期待,主演范冰冰村妇的惊人反差造型热议不断,甚至它已经成了一个IP。
没想到在的上映阶段,遇到了华谊“老冤家”万达院线的消极排片现象。
中国的电影公司都以“全产业链”为骄傲,从制片到发行、放映,最好都有布局,形成所谓“生态闭环”。好处是你在各个环节都有议价权了,但颇有争议之处在于,对你自己公司投资的电影,自然也会在自己电影院倾斜排片。
这里存在悖论。比如电影公司自己有院线,那如果电影公司拍出烂片,自己家的院线放还是不放?如果制片公司是竞争敌手,下面的院线又如何排片?
更实际的问题是,《我不是潘金莲》虽然昨天上映,但很多人,包括我们都不知道,可以看出来,电影的宣发做的并不到位,今天中午冯小刚赤膊上阵开撕王健林,应该是亡羊补牢之举。从这个角度来看,冯小刚还是蛮敬业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