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的十大风水宝地都在哪里

      说到风水宝地,这是从古至今人们都津津乐道的话题。上至帝王将相,下至黎民百姓,都对其充满着膜拜的精神理念,其衍生出的文化蕴涵也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。
其神秘的色彩,充盈了几千年的中国历史,至今仍然是很多国人选择安葬之地的最重要依据。所以,就有人几乎倾尽人力物力甚至毕其一生寻得或打造自己梦寐以求的“风水宝地”,来实现家世兴旺,王朝千秋。
于是,就有人根据中华五千年的发展历史以及各个王朝的兴衰,选出了中国的十大风水宝地。咱们看看是哪些吧。
一、西安——“八水绕长安”
历代统治者之所以看中了西安,这与西安的地理形势有关。
是自然条件上佳。西安地处关中平原,三面环山,北临渭水,风调雨顺,气候温和,是中原地区难得的宜居之地。
是战略位置重要。西安地处中国陆地版图中心和中国中西部两大经济区域的结合部,是西北通往中原、华北和华东各地的必经之路。
西安历史悠久,有着7000多年文明史、3100多年建城史、1100多年的建都史,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重要发祥地,也是名闻世界的丝绸之路的起点。
历朝历代的统治者之所以选择在西安安家,自然和西安顶级的风水格局离不开关系。早在汉唐时期长安城附近更是形成了“八水绕长安”的格局,汉唐的国力也蒸蒸日上。
二、北京——世界上拥有文化遗产项目数最多的城市
北京为帝君之地,古时每个朝代的著名风水师都会成为了帝王的国师,指引朝代发生和军事谋略,所以紫禁城的风水是经历了世世代代的著名风师规划和布局的,精密细腻的建筑风格与配合奥秒的风水理论都能做到天人合一。
北京是中国“四大古都”之一,拥有6项世界级遗产,是世界上拥有文化遗产项目数最多的城市,是一座有着三千余年建城历史、八百六十余年建都史的历史文化名城,拥有众多历史名胜古迹和人文景观。
中国的十大风水宝地都在哪里
北京是我国的首都,也是我国的政治中心,也是我国的经济和文化中心之一。在历史上,北京也一直是北方第一重镇,燕、金、元、明、清等多个朝代都定都北京。这究竟是巧合,还是另有玄机呢?
北京城山环水抱,藏风聚气,从古至今一直被认为是中国的风水宝地,而且特别适宜建都。
巍峨雄浑的太行山和莽莽苍苍的燕山从北面拱卫着北京城,而北京城的南面则有永定河蜿蜒流过,形成了山环水抱的绝佳风水格局。从地理位置上来说,北京城南连江淮,北控关外,正是理想的掌控天下的建都之所。,历朝历代的统治者均着力改善北京城的风水格局,进一步增强了它的气运。
三、蕲春——“博士县”
湖北蕲春,李时珍的故乡。虽然与西安、北京相比名气很小,却是难得的风水宝地。
蕲春,据晋代刘伯庄《地名记》记载“蕲春以水隈多蕲菜(水芹菜)”,因之得名,北宋乐史《太平环宇记》承其说。蕲,一名水芹,蕲春意为蕲菜之春。历史上另称蕲阳、齐昌、蕲州。
湖北蕲春的风水好到了什么程度?让我们来单说蕲春县蕲州镇的东长安街。这条街虽然其貌不扬,但光在20世纪,就出了100多位博士,而且多数都是在西方发达国家取得的博士学位,甚至出现了“一家五博士”的奇观。
蕲州镇位于长江中下游北岸大别山南曲,是个偏僻的小镇。大别山龙脉彼起此伏,象舞龙般一直舞到蕲州镇,生动非常;弯弯曲曲、浩浩荡荡的长江水,象玉带那样轻飘流过蕲州,然后缓缓东流,呈现环抱形状,又被巴水、湍水河兜裹,成为“水抱格”。它的西北方有桐柏山和大别山挡住西北风,形成“环山格”。所以蕲州镇真正是一块“山环水抱”的风水地理宝地。是富贵双全的风水地理格局,堪称世间少有。
汉末以来,蕲春以地处“吴头楚尾”,扼控长江,战略地位显要,历为当权者所重视,先后设郡、州、府、路、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于境内;明代尚设蕲州卫、下江防道于蕲州,并迁荆王府于蕲州治所。当时辖地包括今蕲春、浠水、罗田、英山四县及武穴市大部、黄梅县部分。
历史上,蕲春长期为郡(州、路、府、专区)和县两级政府机构所在地,历为鄂东政治、经济、文化和军事中心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,蕲春恢复县制,隶属湖北省黄冈市(地区)。
四、洛阳——“千年帝都,牡丹花城”
洛阳古称雒阳、豫州,位于河南西部、黄河中游,因地处洛河之阳而得名,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,也是中部地区重要的工业城市。
洛阳有着5000多年文明史、4000年的建城史和1500多年的建都史,先后有105位帝王在此定鼎九州。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之一、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。牡丹因洛阳而闻名于世,被世人誉为“千年帝都,牡丹花城”。
洛阳目前拥有三项世界文化遗产,沿洛河两岸分布着夏都二里头遗址、偃师商城、东周王城、汉魏故城、隋唐洛阳城等五大都城遗址。2011年被联合国授予“世界文化名城”称号。
九朝古都洛阳,是中原大地上的又一处风水宝地。洛阳城位于伊洛盆地内,四面环山,加之附近又有黄河、洛河等水系流过,实乃龙脉聚集之地,也成为了中原文化的发源地。
洛阳谐音“落阳”,象征着帝王的死亡。巧合的是,洛阳城北的北邙山也是帝王将相挑选陵墓时的首选,历史上共有6代24帝长眠于此,堪称中国之最,在民间也有“生在苏杭,葬在北邙”的说法。
五、杭州——“世界上最美丽华贵之城”
“上有天堂,下有苏杭”,杭州不仅风景秀美,还是江浙一带有数的风水宝地,难怪南宋小朝廷会在杭州定都,而不是选择离中原更近的南京。杭州西接天目山,北连杭嘉湖平原,南临钱塘江,为通江达海的河口三角洲地段,风水格局十分优异。
杭州是中国八大古都之一,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全国重点风景旅游城市,距今5000年前的余杭良渚文化被誉为“文明的曙光”,自秦设县以来,已有2200多年的建城史,五代吴越国和南宋在此定都,元朝时曾被意大利旅行家马可·波罗赞为“世界上最美丽华贵之城”。
杭州有着江、河、湖、山交融的自然环境。全市丘陵山地占总面积的65.6%,平原占26.4%,江、河、湖、水库占8%,世界上最长的人工运河—京杭大运河和以大涌潮闻名的钱塘江穿过。
六、南京——“十朝都会”
南京历史悠久,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全国重点风景旅游城市,有着6000多年文明史、近2600年建城史和近500年的建都史,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,有“六朝古都”、“十朝都会”之称,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。
六朝古都南京,在风水上自然属于上佳之地。南京城北有长江,西有象山、老虎山、狮子山,南有牛首山,山水环抱,虎踞龙蟠,是卧虎藏龙之所。
关于南京城的风水,有这么一个说法。传说秦始皇听信风水术士的谗言,认为南京有帝王之气,必将取代秦朝。于是他便下令挖凿秦淮河,凿空方山,以泄帝王之气。殊不知秦淮河就是“秦坏河”,秦朝也很快灭亡。这是属于无稽之谈。
七、广州——千年商都”
广州,简称穗,别称羊城、花城,是广东省会、副省级市,中国国家中心城市,世界著名的港口城市,国家重要的经济、金融、贸易、交通、会展和航运中心。从秦朝开始,广州一直是郡治、州治、府治的行政中心。二千多年来一直都是华南地区的政治、军事、经济、文化和科教中心。
广州作为中国最大、历史最悠久的对外通商口岸和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,有“千年商都”之称。加上外国人士众多,也被称为“第三世界首都”。
广州是华南地区首屈一指的大都市,也是国内商业气息最浓厚的城市之一。在清朝长期闭关锁国时,广州的十三行甚至是中国对外经济交流的唯一口岸,这和广州的风水,又有什么关系呢?
风水上有句名言叫“山管人丁水管财”,广州坐落于珠江的入海口,北纳珠江,南通大海,整个珠江水系的龙脉在此汇聚,广州在风水财运上自然是得天独厚。位于长江入海口的上海,同样是个商业繁荣的大都市,也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“水管财”的正确性。
广州地处中国南部、广东省中南部、珠江三角洲中北缘,是西江、北江、东江三江汇合处,濒临中国南海,东连博罗、龙门两县,西邻三水、南海和顺德,北靠清远市区和佛冈县及新丰县,南接东莞市和中山市,隔海与香港、澳门相望,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,中国的“南大门”,是广佛都市圈、粤港澳都市圈、珠三角都市圈的核心城市。
八、临川
江西临川是唐宋八大家中的王安石和曾巩,以及明代戏曲大师汤显祖的故乡。而且临川多出少年才子,仅仅最近20年,就有近百位少年大学生被北大、清华、中科大等国内顶尖学府破格录取,文曲星对这块书香福地,可谓是青眼有加。
临川的北方有九岭山、连云山、幕阜山层层环抱,保障了临川的气场不散,在临川的南面,赣江、崇江、抚河等如同扇面一般流向临川,并最终在临川附近汇入鄱阳湖和长江,这种格局在风水上被称为“聚水局”,是一种非常罕见的优质气场。
九、宜兴——“教授县”
宜兴县有“教授县”的美称,当代大陆中国有548位宜兴籍高级的科技人员。如物理学家周培源、化学家唐敖庆、艺术家徐悲鸿均是该县人。宜兴县父子同是教授的、兄弟同是教授的、一门众都是教授的屡见不鲜。
那么,宜兴的风水地理情况怎样呢?宜兴是典型的聚不格,它有水龙的保佑。宜兴地处长江中游弯弯曲曲的大环抱中,地理风水的气场十分良好。它又是众水众湖汇合流入太湖的必经之路,而且处近终点站。它的西北形成众星拱月般扇形水系有宜兴长漕河、渴湖、长荡湖、南猗湖,还有很多人工水库。这些湖河源于长江,向江汇合,流经宜兴,注入太湖。,使宜兴成为典型的水抱型。
风水地理主论有“山主贵、水主富”之说,宜兴当官的人虽然不多,经商富的,种养富的人的确不少,教授和高科技人员的收入也是高薪层收入系列一,他们的生活比其他的职工富裕得多,这是不可非义的。
新中国第一次科技大会主席台上就座的10人中,有4位宜兴人,而物理学家周培源、化学家唐敖庆、艺术家徐悲鸿的故乡,也正是江苏宜兴,这些都足以证明宜兴是一块难得的风水宝地。
宜兴地处长江中游弯弯曲曲的大环抱中,是众水众湖汇合流入太湖的必经之路,其西北面又有众星拱月般的扇形水系分布。与江西临川相似,宜兴的风水格局同样是“聚水局”的实例,宜兴得到了水龙的护佑,自然是人杰地灵。
十、苏州——“东方威尼斯”
苏州位于太湖之滨,长江南岸的入海口处。古称吴、吴都、吴中、东吴、吴门。苏州自有文字记载以来的历史已有4000多年。
公元前514年,吴大夫伍子胥为吴王建造阖闾大城(今苏州),主持城市的选址于规划布局,他想出“相土尝水、法天象地”的原则。用“其尊卑以天地为法象,其交媾阴阳相配合”的思想进行实地调查,观察土壤的形状与肥沃程度,考究河泉水源与流域分合,由此选定城址。将城的结构、位置座向与天象相呼应配合,“阴阳调合、四序顺理、两阳以时、寒暑应气”,设“陆门八,以象天之八风;水门八,以法地之八卦”。
“八风”就是八方之风,随季节不同而风向差异。将四周城墙开设八座陆门,以象天之八风,八座水门,以法地之八卦。东面为娄、匠二门,西为阊、胥二门,南为盘、蛇二门,北为齐、平二门。
苏州以其独特的园林景观被誉为“中国园林之城”,素有“人间天堂”、“东方威尼斯”、“东方水城”的美誉。苏州园林是中国私家园林的代表,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。
以上“风水宝地”只是一家之言,其实在地大物博的中国,“风水宝地”何止上面?从人杰地灵上来说,有的风水宝地还会盖过上面的某些地方。
所谓风水宝地,在小编看来应该都是自然条件上佳的地方,这些地方好就好在是大自然赐予的优地。因其相比于其他地方更易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经济,交通便利、山水相连、土地肥沃、景色美丽带来了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,这就有了“物华天宝,人杰地灵”的描绘。
就是时代造英雄,不同的社会环境、人文环境造就出不同的时代英雄人物。从神农伏羲,到尧舜禹,再到秦皇汉武、唐中宋祖、一代天骄……,人杰的不断涌现无不都是他们的进取精神塑造的。
再好的风水宝地也不能改变自然规律,古代的帝王将相没有一个在“风水宝地”里长生不老,甚至有的还相当短命,梦想其千秋万代的王朝也与之生命一样短暂。
同样,人杰辈出的“宝地”,也不乏颓废庸碌之辈。
所以,“风水宝地”固然很好,但自己的奋斗和担当才是最重要的,只有人尽其责,才能地尽其利,达到“天时、地利、人和”的和谐统一,好“风水”变宝地。
在我们现今的大好时代里,凭借人们的勤劳智慧,何处不是“风水宝地”?
 
上一篇:什么是风水宝地房子外观与布局
下一篇:湖南十大风水宝地